查看原文
其他

这么画,容易出事

莫一奥在这 LCA 2019-08-16

2019073


南宋大家



宋代经过一段混乱时期,终于在 1138 年重新建都于杭州。


来到富沃的丘壑环境中,这些中原人被江南特有的温和情绪包围。北宋时期经常入画的崇山峻岭和风蚀平原,已不能呈现他们的心境,于是更加诗意而精微的南宋风格渐渐形成。


山水图 马远 大英博物馆藏


马远,是此种风格的奠定者。


他在南宋影响很大,有独步画院之誉。即便在国外,他的作品也深受大家喜爱,宋朝末年,马远的几幅真迹及其传派的数千幅作品被商人和旅客带到韩国与日本——它们被模仿后形成模本——又被带到了欧洲和美国。这些几经仿制的“马远式”作品,曾是几百年前西方人眼中中国绘画的正统标准。


而在国内,对马远作品的认识更为丰满,单就一组《水图》已足够说明其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及宋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度和描绘景物所能触及到的深度。


水图 马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艺术史上与“水”相关的画不计其数,但在 900 多年前就对水的平静与汹涌做出如此细致分析的,恐怕只有这一组作品。


这 12 段残旧的绢画,专门画水,除个别画幅有岩岸或夕阳外,没有任何其他景色。马远通过对水的不同姿态的描写,表现出种种意境,他对水的观察细致入微,在那个时代所创造出来的形态美感和笔墨技能,实在是令人惊叹。


《水图》的第一张残缺半幅,它的名字是已无从知晓,剩余的 11 幅各有一个四字题名,如“洞庭风细”、“层波叠浪”、“湖光潋滟”、“云舒浪卷”...


杨皇后在《水图》上的题字


这些名字形象而有韵味,也大有来头,它们均出自南宋杨皇后之手。


这位极具文艺气息的皇后不仅上演了从宫女逆袭登顶的大戏,还在晚年留下了一部描写宫廷生活的著作《杨太后宫词》。对马远的作品,她更是钟爱有加,因此闲来无事写个题跋,邀其参加个宴会,是常有的事。


作为画院的画师,参加宴会的第一任务是用眼看、用心记,回家后用画笔记录下来。但要事无巨细的画下宴会的豪华阵容,并不是简单的事,仅菜品一项就让人头大,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曾有一份招待金国使者的国宴菜单,你可以体会下那种丰富程度:第一肉咸豉;第二爆肉、双下角子;第三莲花肉油饼、骨头;第四白肉胡饼;第五群仙炙、太平毕罗;第六假圆鱼;第七柰花索粉;第八假沙鱼;第九水饭、咸豉、旋鲊、瓜姜。看食:枣馉子、膸饼、白胡饼、環饼...


不过,在马远完成的《华灯侍宴图》里,这些全...都...没有出现。本来一片欢腾祥和的聚会景象,被他画成了空山暮景,所有人看后,都感觉这是命悬一线的节奏...


华灯侍宴图 马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学识与审美极佳的杨皇后领会到了马远的用意,做了题跋:


朝回中使传宣命,父子同班侍宴荣,

酒捧倪觞祈景福,乐闻汉殿动驩声,

宝瓶梅蕊千枝绽,玉栅华灯万盏明,

人道催诗须待雨,片云阁雨果诗成。


一句“宝瓶梅蕊千枝绽”道出了这幅画的高明之处——宫廷内部环境不宜对外公开,马远如要表现宴会氛围,显然不能直接描绘欢庆场景,只能另寻他法。而这幅画的独特之处,也正在于马远巧妙地用外部环境对场内气氛的隐喻。


《华灯侍宴图》中摇曳的树


除此之外,宫殿上方的松树延续了马远惯用的绘画方法,他用笔瘦硬如屈铁,枝条颀长,下笔严正,使树枝坚挺有力,以此象征国力强盛。


在整幅画的俯视视角中,唯有殿前的几人出现在画中,而最下方三人中的右两位即为马远父子。


《华灯侍宴图》中的马远父子


包括父子二人在内,从北宋起,马家共 5 代 7 人擅长绘画,可谓是绘画世家。


在家族中,马远的艺术达到了最高峰,他不仅克承家学超越了先辈,还一改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构图,在取景上用小中见大和留白的方式来表现更为广大的空间,开启了全新的绘画方式。


马远笔下的峭峰总是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


柳溪钓艇图 马远(存疑)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柳溪钓艇图》本是一件扇面画,画中远处山影一抹,景物疏朗,溪江岸柳,土坡茅舍,溪中一渔翁戴草笠穿蓑衣垂钓中,意趣无穷。


《柳溪钓艇图》局部


此作的作者虽存疑,但画中的老翁却像极了那幅最具马远风格的《寒江独钓图》。


与《柳溪钓艇图》不同,“寒江独钓”中只有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位独坐垂钓的渔翁。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由于坐在船的一端,故而船尾微微上翘。


寒江独钓图 马远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


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渺远的意境和想象余地跃然纸上。


在《寒江独钓图》中,画面的简化开始出现并达到极致,大道至简的氛围占据主导。


《寒江独钓图》局部


如果说北宋先辈用庄严而凌厉的视角将大自然的切片做了最为真实的描绘,那以马远为代表的南宋“边角”画家则是把“驯化”了的自然进行了理想的呈现。


在他们笔下,无论是一叶扁舟、一棵树木还是一座高山,都是服务于画面意境,更是服务于内心情绪,正是这种从描摹物象向“抒情”意趣的转变,为元代画风埋下了伏笔。


而马远作品最大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PS:鉴于《寒江独钓图》远在日本,我们进行了无限接近原作的复刻。材料与原作一致,均为绢本。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收藏。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